文章
圖集
热剧推荐
好剧賞析
生活妙招
古装影视
常識科普
預防妙招
健康新聞
全部
    
三年三年又三年,憑良心說,港劇《使徒行者3》,真的有那麼不堪嗎?
2023/02/28

《使徒行者》,三年三年又三年。

從《無間道》開始,臥底元素在港劇中就沒有停過。

TVB在《學警狙擊》和《潛行狙擊》火了反英雄梁笑棠之后,臥底主題劇就一發不可收拾。

當年依靠著「全民找臥底」的噱頭,環環相扣節奏緊湊的劇情,《使徒行者》成功破圈,佘詩曼、林峰人氣更進一步,許紹雄扮演的覃歡喜也一躍成為經典角色。

《使徒行者》,革新了臥底劇的套路,直接拋出黑警與臥底的噱頭,達到了開場即高能,懸念從開頭保持到結尾的效果。

劇集在香港贏得了年度收視冠軍,在內地則是上線優酷平台進行網播,打破港劇有史以來的流量紀錄。

這麼高的人氣,不拍續集是不可能的。

于是,有了第二部和第三部。

寫完前兩部,猶豫著要不要寫第三部。

畢竟第二部開始,被人詬病吐槽的就已經不少了。

但我依然覺得《使徒行者》3值得一追,也同樣值得一寫,不喜歡的朋友可以自行繞道。

先幫大家捋一下有關《使徒行者》系列的時間線。

按照故事發生的時間,《使徒2》發生在2010年,接著的《使徒1》發生在2014到2015年,最后才是發生在2019年的《使徒3》。

即《使徒2》是《使徒1》的前傳,而《使徒3》直接連接的是《使徒1》。

也就是正傳——前傳——后傳的順序。

這樣的設置也導致整個《使徒行者》系列的時間線和剪輯顯得較為混亂。

而只有先弄清整個系列的時間線,才會使得很多問題迎刃而解。

尤其是中間間隔的時間一長,很多人物細節的來龍去脈容易令人淡忘,讓觀眾有一種似懂非懂的感覺。

而《使徒3》中的人物、感情戲又過多,使得整個主線的劇情難免有分散雜亂之感。

正傳《使徒1》的靈魂是找出5個臥底。

前傳《使徒2》是找臥底并交代正傳主人公前史。

到了后傳《使徒3》,編劇面臨的戲劇任務不僅僅是要守住找臥底的核心設定,并對第一部和第一部的故事和人物進行串聯、歸總以及成長。

并且在此基礎上,對于新加入的角色需要他們與舊人發展出新的故事并且要合情合理。

這一季的劇情線很多,把前面兩季的事情也都交代清楚了,穿插了很多之前的敘事,寫了一個龐大的故事,沒有特別爛尾,也留下了第四季的懸念。

在第一部把臥底玩到極致的情況下,還能做到現在的新花樣,已經實屬不易。

所以《使徒3》最大的作用就是讓大家齊聚一堂,把《使徒行者》的時間線、世界觀拓展更大。

它把第一部的薛家強,第二部的鄭淑梅、徐天堂,兩部都有的卓凱、覃歡喜,全都串聯起來了。

林峰的回歸,苗僑偉、許紹雄、馬國明、袁偉豪、黃智雯、黃翠如,張振朗、蔡思貝,還有吳卓羲、楊明、謝天華、姜皓文等串場,可以說是超強陣容了。

這是把《學警系列》、《潛行狙擊》、《鐵探》的瞬間記憶都被點亮了。

能看到這麼多演員齊聚一部戲,單沖著這個卡司,TVB迷也很難不看吧。

當然,最為惋惜的第一部的靈魂人物之一的丁小嘉沒有出現,我們只能在劇情的閃回中重溫。

很多人從第二部起,就不滿好好的港劇,沒了「港味」,到了第三部,更是被罵到完全失去港劇的「原汁原味」

不得不承認,如今的港劇確實是「變」了。

它更多是在制作層面上升級,拿了內地的投資,可以財大氣粗地拍電影規模的追車、爆破戲。

連劇里的台詞都在講,時代不同了,古惑仔現在都不拿砍刀,改學電腦,因為賺錢。

TVB也不可能繼續守著自家的小攝影棚,用發黃濾鏡,反復念叨「做人最要緊是開開心心」。

時代不同了,懷念它的不變,也接受它的變。

其實無論是濾鏡變了,還是取景變了,或是演員變了,都不是最重要的。

在我看來,「港劇精神」一直都在。

其實在《使徒3》一開始,我就似乎看到了《使徒1》的影子。

舉兩個最直接也是最有代表性的例子——浴足店和隧道。

盡管這兩個地方,在劇中并沒有什麼實質性的作用,但能看出監制的用心。

畢竟第一部中出現的浴足店和隧道都是最為經典的兩個場景。

「臥底」本身是一個神秘的工作,《使徒行者》系列能夠大獲成功的原因就是為觀眾展示臥底的工作和生活。

為什麼選擇做警察這份職業?

真的是為了什麼所謂的家國使命感嗎?還是為了體制內的好工作?抑或是被影視片里帥氣聰明的警察迷了眼?

即使做了警察,為什麼要選擇做特警、緝毒警或者臥底這種風險系數最高的類型?

和嫌犯斗智斗勇還不過,一定要賭上自己哪怕親人朋友的性命?

雖然影視片里槍林彈雨的鏡頭過于夸張,但現實中其實不乏壯烈犧牲在工作崗位上的警察。

也許沒有一份工作是絕對安全的,但大部分工作都不用像警察這樣直面深度恐懼和性命之憂。

我很難理解迎著槍林彈雨做任務的警察,正如我不很難解戰場上廝殺的將士,生命誠可貴,可能是我貪生怕死。

我想細究藏他們堅定信念背后的東西是什麼?

是高薪的誘惑?是高難度挑戰成功的成就感?是愛?抑或是恨?

一個人需要安全感,一個國家更加需要,這也是社會上對這個職業敬重佩服的原因吧。

當我們陷入險境,希望一個人或者一些人來救你時,請認真想一想,你值不值得搭上人家的性命來救你?

再淺顯一點,你值不值得浪費人家的時間?

《使徒行者3》重燃了很多人對港劇的夢想與期待,每一個劇中的人物都長久地存在很多人的心中。

那些行走在黑暗中的臥底們,那些容易讓他們迷失的幽暗日子,他們的艱辛與不易又一次展現在我們面。

伴隨著第三部偶爾回放的那首《越難越愛》,仿佛對港劇的所有喜愛與熱愛都重新涌現。

哪怕對于《使徒3》吐槽的聲音很多:

有說它雖然覆蓋了第一部和第二部的內容,既有破案,又有戀愛,但是拍出來的效果卻是所有的元素是離散的而且是標簽化的。

有說編劇在新的情節內容上發揮得很少,都是在舊的東西上涂涂改改,拼拼湊湊,讓這一部劇在傳統港劇題材和新的表達方式之間來回掙扎,無法有機的融合。

也有的說劇集開頭結尾呼應,雖然是設懸念,可以讓觀眾期待下一部,但有故弄玄虛之嫌。

如今我已經不想說續集如何如何,我也不想說編劇如何如何,為了這個系列的劇集,就看吧,就寫吧。

說真的,除了舊日的情懷外,這個故事,不完美,瑕疵多,還不乏狗血,但是憑良心說,它并沒有那麼不堪。

我們評價一部劇集的優劣,應該從劇本、演員、包括特效、音樂等后期制作等全方位考量。

大概,《使徒3》最大缺點亦是它的最大優點,即與觀眾思維定勢中的「港味」做突破,也是在和曾經的自己做突破。

時代變了,犯罪分子的手法也日新月異,在這種時代背景下,打擊罪犯的格局、視野和手段怎能不跟著與時俱進。

要看斗智斗勇、斗格局、斗人性,如果只是停留在原有的敘事模式中,那麼《無間道》系列、《潛行阻擊》,以及《使徒1》都已經做到極致了。

復制經典不能等同于經典,必然要有所突破。

而《使徒3》讓我看到了突破的誠意,不能不承認其持續打造這個IP的決心,從而為未來繼續開拓合拍片市場打好基礎。

它運用、穿插了一些兩地都能get到的「梗」。

比如其歡喜,在劇中「死而復生」從而流亡各地,這樣祖傳的情節,覃歡喜則用「流浪地球」四個字概括。

所以,我認為港味還是有的,只是時代變了,而我們印象中所嘗到過的港味更富有情懷,更濃郁,更香醇。

港味,其實是一種精神——雜糅各處精華,薈聚百家之所長,猶如海納百川一般吸收其養分,從而令自我成長。

看劇嘛,和做人一樣,都不能太貪心了,在擁有一眾好演員的基礎上,講好故事才是根本。

《長月燼明》被央視親自點評,評價一針見血,只看見神仙談戀愛
2023/05/09
肖戰待播劇被男四坑慘,播出時間恐又得延后,《玉骨遙》多災多難
2023/05/09
《步生蓮》25號開啟,袁冰妍領銜大女主,二搭鄭業成人氣拉滿
2023/05/09
二搭太難!網傳肖戰楊紫將合作《十一年夏至》,粉絲第一個不答應
2023/05/09
她曾是趙麗穎的替身,趁穎寶有孕時瘋狂接戲,如今逆襲成女一
2023/05/09
9年前她給李沁當配角,7年后李沁給她做配角,網友:逆襲成功
2023/05/09
本該「若曦」第一人選是她,因不聽勸棄演,卻出人意料成就劉詩詩
2023/05/08
他跟了林心如混7年不火沒戲拍,后被趙麗穎看中,從此一炮而紅
2023/05/08
都說趙麗穎演不了武則天,定妝照曝光后,網友:演「妲己」吧
2023/05/08
「騙了我們多年」的穿幫鏡頭,笑的肚子疼,看完不笑我給你打錢!
2023/05/0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