提到孫悟空,大多數人可能都會想到六小齡童這個演員,不可否認的是在86版的《西游記》之后,六小齡童已經成為一個標桿版的存在。
然而在不同的觀眾心中,孫悟空有著不同的形象,就比如今天介紹的這部1996年播出的《西游記》,后者在很多觀眾心中屬于當之無愧的童年記憶,甚至不少觀眾更為喜歡這一版。
當然1996年這一版《西游記》并未將全部的故事講完,這部劇只能說是這個系列的第一部。
它主要講述了孫悟空大鬧天庭之后去西天取經的故事,在取經的道路上師徒四人彼此開始磨合。
在這個過程中每個人物都擁有了鮮明立體的形象,尤其是張衛健主演的孫悟空更是一大亮點,即便《西游記2》請來了陳浩民,依舊沒能掩蓋張衛健的光彩。
在1996年,張衛健還沒被自己經典的「張氏喜劇」的風格禁錮住,此時的他由于在港圈多年沒有進展,于是前往台灣發展并且擁有了不小的名氣,那時他方才被無線邀請回來演戲。
如果你看過這部電視劇,那麼你會發現那個時候的張衛健還擁有著無限的可能,他在演戲上的實力有目共睹,并且他能用觀眾意想不到的方式去演繹作品。
就比如美猴王這個角色,相比于六小齡童的孫悟空形象,很多評論表示張衛健的孫悟空更有人性,這并不難理解。
六小齡童扮演的孫悟空更像是一個斗戰勝佛,一板一眼地動作完美還原出一個猴子出身的神仙形象。
只是在關于人性的方面,六小齡童往往是一筆帶過,細看86版的西游記,我們可以發現那個孫悟空更像是一個活在另一個世界的人物。
而在1996年這版《西游記》當中,張衛健的孫悟空更像是觀眾心中的齊天大圣,他能夠讓觀眾時刻感受到一個心比天高的人物。
就比如劇中孫悟空醉酒的情節,在孫悟空打著醉拳的時候,臉上復雜無比的表情無疑是在回憶當初大鬧天宮的場景,觀眾很容易就能感受到一種「憶往昔崢嶸歲月」的感覺。
為了演繹好孫悟空這個形象,張衛健煞費苦心,無論是縮手縮腳的猴子姿態,還是回眸之后伸手一指的霸氣,都體現出孫悟空在不同時期應該有的姿態。
正如有的評論中說的那樣,這一版的孫悟空狂妄又霸氣,野性和人性在他身體里碰撞。試問誰在心目中,沒有將孫悟空這個經典形象當成一個人來看待呢?
除了孫悟空這個形象之外,江華飾演的唐僧也是這部作品的亮點。
相比于傳統說教派的師父形象,這一版的唐僧更像是一個洞徹世事的活佛。
在教導孫悟空的過程中,唐僧并非是單純說教,也不是將所有妖精一棍子打死,而是耐心教育猴子妖精也分好壞。
當我看到這句台詞的時候,陡然發現很多版的西游記相比之下過于臉譜化。
說到作品創作的淵源,在86版的《西游記》之后,很少有作品敢于去蹭這個IP。
不過《大話西游》這部作品對原著的改編讓許多導演眼前一亮,1996年這版《西游記》便是從《大話西游》中汲取了靈感,這部劇對原著的改編過程中更注重娛樂性。
觀劇的過程中我們時常能被一個個笑點逗樂,從某種方面說,這也讓很多人更愿意去了解原著。
總的來說,張衛健飾演的這版孫悟空可能不是最符合原著的一個形象,但在不少觀眾的心中,這個孫悟空卻是活躍在觀眾心中的那個「齊天大圣」。
這也是96版《西游記》當年能拿到40點收視的原因。
這可惜之后的張衛健沒能和無線談好合約,后續的作品難免讓觀眾有些狗尾續貂的即視感。
那麼在你的心中,你最喜歡的一版《西游記》是誰主演的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