宮斗鼻祖《金枝欲孽》里爾淳和玉瑩的關系很復雜,她們既是「姐妹」,又是「情敵」;共侍一夫,又像同事競爭同一個升職的機會……
小時候看劇沒有彈幕,現在重刷這部劇,彈幕里各自的粉絲吵翻天,都說對方先做壞人、對不起自己。
那麼,爾淳和玉瑩……到底誰對不起誰?
初期的爾淳,是名副其實的白蓮花,表面上人淡如菊,其實腹黑、有心機——
從小被徐萬田和柳大娘「瘦馬」般養大的她,怎麼會是個草包呢?
爾淳
幼年時和姐姐失散的她,被徐萬田「救回」府里,收為義女,撫養成人。
說是「撫養」,其實更像傳說中的「瘦馬」,以「進宮選秀」、「被皇帝寵愛」為目的訓練,為的是保護徐萬田這條老命,和他后半生的榮華富貴。
為了這個目的,徐萬田 「撿」了不知多少女孩子當「義女」,又送了多少「義女」進宮……
義女們的性命和一生的幸福,都被這老太監當成棋子使用了。
徐萬田
進京選秀的路上,秀女們遭遇強盜,保護秀女的官兵被殺,只能依靠運送貢品的差役孔武、陳爽保護他們進京。
孔武一心只想做好自己的差事,不想管閑事,帶著她們也是不情不愿。
所以被強盜追趕時,玉瑩掉下車也不停車,多虧爾淳拉著、陳爽跳下車,才保住玉瑩的性命。
不管兩人後來發生怎樣的恩怨,在這樣的生死關頭,爾淳下意識的反應就是救人。
玉瑩黨說,爾淳看出玉瑩最有姿色,還是湖廣總督的女兒,所以故意救人,其實是為了拉攏。
這話就有意思了,玉瑩掉下車、爾淳拉住她只是一剎那的事,這麼短的時間,腦補那麼多情節?
爾淳要是真壞,就該趁機除掉最強的競爭對手吧?
退一萬步說,不管玉瑩掉下車的一剎那她權衡過什麼沒有,事實上,她就是救了玉瑩,爾淳就是玉瑩救命恩人。
玉瑩表面上感激爾淳的救命之恩,跟她義結金蘭,下一秒就在遭遇強盜時,獨自一人躲起來,讓走在前面的爾淳暴露在外,成為強盜追趕的目標。
多虧爾淳機警,找到孔武等人,又無意中露出玉瑩結拜時送給她的玉佩,讓孔武為了前途,舍身救回玉瑩。
孔武
有人說,是爾淳故意拋下玉瑩不理的。
但禾幾仔細回看了那一段視訊,爾淳在前、玉瑩在后,兩個人一起逃跑;
畫面一轉,玉瑩獨自一人躲在草叢里,爾淳回頭尋找,找不到才繼續逃,追上孔武、陳爽時說,以為玉瑩先回來了。
設身處地想一下,如果我們是跑在后面的玉瑩,躲起來的時候,是不是告訴前面的人一聲?
跑在前面的人,沒聽到任何聲音,回頭時后面的人已經不見了,她應該大喊大叫尋找玉瑩,把強盜招過來,還是繼續逃跑?
爾淳選擇了繼續逃跑,是十分正常的反應,其他秀女還埋怨玉瑩總惹禍呢。
就這,孔武救玉瑩回來,玉瑩還倒打一耙,靠在爾淳懷里,控訴爾淳「以為你會撇下我不理」。
聰明如爾淳,在那一刻已經看清玉瑩的為人,只是她一向穩重,不曾顯露罷了。
只要看她如何逼瘋害死婉琪的淑寧,就知道她除非不想出手,一旦出手,就絕不會空手而歸。
但她重情重義,就算逼瘋淑寧,也會服用寒食散懲罰自己。
另一個可以看出她本性的地方,是徐萬田命令她殺死寶蟾。
她因為不忍心,出錢出力幫寶蟾逃走;只是後來看見寶蟾死了,才將計就計,高喊出聲。
寶蟾
玉瑩呢,雖然父親位居高位,但母親只是個不受寵的小妾。
深宅大院,捧高踩低的「宅斗」一點不比「宮斗」少,庶出的玉瑩就在這樣的環境下長大,所以除了她額娘,難以相信任何人。
但是,如同《知否》里墨蘭跟林小娘學到的,只是做妾的手段一樣,玉瑩在那個湖廣總督后宅里,學到的也只是庶出子女扮豬吃虎、裝蠢、虛情假意之類的玩意。
所以,在沒有安茜幫助之前,她根本不是爾淳的對手。
但是,當她得知安茜竟敢越過她勾引皇帝,立刻跟安茜翻臉,還把她殺死鄂公公的消息報告給如妃。
對她更好的孫白楊同樣被她利用,陷害爾淳和安茜,失敗后又把孫白楊被抓的責任推到別人身上:
要不是為了害你,孫白楊還好好當他的御醫呢,能被抓走?
所以都是你們的錯!
還有人說,孫白楊喜歡玉瑩,而不是愛他更深的爾淳,間接證明了玉瑩比爾淳更好。
實際上,孫白楊從一開始就知道爾淳身后站著足智多謀的徐萬田,爾淳再好,也只是徐萬田的一枚棋子。
除非她像福雅一樣,放棄后宮的爭斗,心甘情愿在冷宮做一條咸魚,否則永遠不能親近——爾淳和孫白楊的很多矛盾,都是因為孫白楊想勸爾淳別再為徐萬田賣命,爾淳不聽。
玉瑩就不同了。
她進宮之后,在和爾淳的爭斗中失去了一切,除了安茜身邊半個幫她的人都沒有,這一點足以觸動孫白楊圣父的機關,對她越陷越深。
《金枝欲孽》不同于普通的宮斗劇,它不拘泥于普通的宮斗,更多表達的是「爭到最后,沒有誰是贏家」,過程中誰害誰多些,誰害誰少些,只是機會多少、能力大小的區別。
爾淳,表面白蓮花,內心柔軟清高,智勇雙全,重情重義;
玉瑩,表面薄情寡義,內里倔強脆弱,最終竟然為了愛情不顧性命。
就像劇中所說,「她們都是金枝玉葉」,卻都陷在宮廷的泥沼里,在斗爭中揮霍年輕美麗的生命,如同被囚禁在皇宮里的籠雀。
最終,有人逃了出去。
有人永遠埋葬在一望無際的皇宮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