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这里感悟人生,净化心灵。每天分享正能量的句子、为人处世的智慧哲学、情绪情商的塑造,不断成为更通达、更智慧的自己。
如果一個人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緒,那麼他就戰勝了自己。情緒作為無形的存在,時時刻刻影響著我們。穩定的情緒,可以幫助我們在生活、工作、社交方面做到盡善盡美。擁有一個良好的情緒,至關重要。那麼如何才能成為一個情緒穩定的人呢?以下3點要牢記:
01 別被情緒牽著走
「情緒就是心魔,你不控制它,它便吞噬你。」
控制不了情緒,你便成了魔;
控制住情緒,你就是自己的神。
作家沈從文出生於湖南鳳凰縣,他僅受過小學教育,內心很渴望上大學。
1923年,沈從文湊夠盤纏,決心去報考北京大學,卻沒能考上。
成績出來那天,他的心情極其低落,甚至想回老家種田。
但沈從文很快又調整情緒,對自己說:「雖然沒有考上大學,但是我還能繼續學習、寫作,只要不放棄,就有成功的一天。」
於是沈從文在北京大學旁聽,並且開始寫文章,作品陸續在《晨報》、《現代評論》上發表。
沈從文是出了名的脾氣好、不亂發脾氣,他說: 「就我性格的必然,應付任何困難,一貫是沉默接受,既不灰心喪氣,也不[呻·吟]哀嘆。」
生活中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,而控制情緒才是真正的本事。
我們一旦被情緒牽著走,就會陷入困境之中,無法做出冷靜的思考。
有個社會學法則叫費斯汀格法則:
生活中的10%,由發生在你身上的事情組成,而另外的90%,則由你對所發生事情如何反應決定。
正所謂「相由心生,境隨心轉。」
一個人的情緒,能夠改變事情的走向。
越是情緒暴躁,越容易讓事情走向失敗。
02 好脾氣,是養出來的有人問楊絳:「為什麼您的脾氣這麼好?」
楊絳回答 :「一個人的好脾氣,是在讀書、旅行中形成的。內心強大、見過世面,所以就不會因為小事情而輕易生氣。」
楊絳在坐月子期間,錢鍾書負責家務等一切活,他把自己犯下的錯誤告訴楊絳。
第一天,錢鍾書說:」我打翻了墨水瓶,弄髒了房東太太的桌布。」
楊絳笑著說:「不要緊。」
第二天,他又匯報說,檯燈被我摔壞了。
楊絳依舊回答:「不要緊,我會修。」
第三天。錢鍾書臉紅地說:「門上的把手和鋼珠也掉了,廚房裡的碗也摔碎了幾個。」
楊絳還是笑著說:「不要緊,我們再換個新的就行。」
換做是脾氣不好的老婆,早就和老公吵了幾次架。
而楊絳則是一如既往地包容著老公的錯誤。
一個女人之所以有好脾氣,並不是沒有脾氣。
而是因為她在充滿愛的環境中,內心開闊,思想通透,懂得分辨大是大非。
我們看到那些情緒易失控的人,往往是因為他的童年缺少愛,長大後缺少開明的教育。
讀書、旅行,是可以滋養出一個人的好脾氣、好情緒。
在書本中,會告訴你先賢聖人的智慧,教你「拿得起、放得下」的品格;
而旅行中,你會見識各種風景與陌生人,在瑣碎行程中,鍛煉出溫和的處事性格。
03 情緒穩定,是一個家庭最好的福氣胡適先生在《我的母親》一文中寫下:
「我漸漸明白,世間最可惡的事莫如一張生氣的臉;
世間最下流的事,莫如把生氣的臉擺給旁人看,這比打罵還難受。」
父母的情緒,會影響孩子一生的性格。
張愛玲是一代才女,但是愛情婚姻卻諸多不順,缺乏安全感,性格孤僻、自卑。
而她這樣的性格,與她母親有著極大的關係。
小時候,張愛玲搬家具慢了一點,母親就會當著親戚的面,罵張愛玲是一頭豬。
張愛玲生病了,需要花錢看病,母親就會怒吼到:「反正你活著就是為了害人。」
父親和母親整天吵架、摔東西,在張愛玲的心理,留下了極大的陰影。
她的文字裡是無盡的悲涼、冰冷。
脾氣差,發洩情緒,是最低級的自私。
父母的脾氣,是會影響幾代人的成長,甚至一個家族的發展。
情緒穩定、不亂發脾氣,就是一個家庭最好的福氣。
一個孩子,如果經常受到父母的誇獎,那麼他在任何人面前都是自信的,也不會輕易被打敗。
04 情緒穩定,不代表任人拿捏杜月笙有句話說得好: 頭等人,有本事,沒脾氣;二等人,有本事,有脾氣;末等人,沒本事,大脾氣。
有人會問,你這麼沒脾氣,豈不是任人拿捏,變成了一個受氣包?
其實 ,真正的情緒穩定,是以自己的本事去解決問題,而不是靠撒潑哭鬧來「破罐子破摔」。
好的情緒是人生成功道路上的基石。學會管理自己的情緒,調節自己的心態,遇事不慌,遇事不急,擁有穩定的情緒,才能夠在接下來的人生道路中更闊達、睿智。成為強大的人,請別忘了控制好自己的情緒。
主持人撒貝寧,剛在央視實習時,常常被領導批評反應遲鈍,因此他被分配去做一些雜務。
撒貝寧默默承受,也沒有因為受到批評而鬧情緒,反倒是更加努力地向前輩學習。
他說,自己一有空就去其他主持人的棚裡,去模仿、觀察。
最後,撒貝寧找到了屬於自己的獨特風格,終於成為了節目的臺柱子。
無論是生活還是工作, 千萬別把脾氣當本事,別把情緒當能力。
希望你可以在这里学会更多为人处世的道理,提高自己的情商智慧、拥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去面对崭新的每一天。清心自得,温柔亦是一种力量,让我们一起成为更好的自己。。